当前位置 : 首页 > 行业播报 >详情

在成都街头走一走|逛博物馆,成为成都生活的新注脚

行业播报 来源 :红星新闻 2023-07-31 10:26:36

眼下,正在成都市美术馆举行的“时间引力——2023成都双年展”网络热度居高不下,美术馆入口处一度排起了长队。来自22个国家及地区的235位艺术家,为成都带来了476件精彩艺术作品。美术馆每天预留一万多个参观名额,往往被热情的观众一抢而空。

而这,只是成都近年来博物馆热的一个缩影。成都市美术馆副馆长肖飞舸观察到,博物馆已经成为了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,在这里观展、约会、交友,人们享受着身心宁静的归属感。


(资料图片)

肖飞舸曾为观众讲解西方现当代艺术,结束后一位大姐紧紧拉着她的手说,“我以为毕加索、莫奈离我无比遥远,没想到有一天可以站在他们的画作前,谢谢你让我看到这么美好的东西。”

“让博物馆属于城市的每一个人”这个理念,鼓舞着肖飞舸走过十余年的博物事业,见证了成都这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中,崛起更多充满温情的文化艺术地标。她是故事的创造者、参与者、见证者。今天,她带大家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,去看更有温度、更柔软的博物馆。

▲成都市美术馆内,市民正在观看双年展

博物馆热的背后

是市民对文化艺术的渴求

肖飞舸是一个“博物迷”。在法国读硕士的3年,她在法国多座重要博物馆留下足迹。她还曾站上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讲堂,讲金沙和古蜀文明。

2006年,她回国参与金沙遗址博物馆的筹备工作。彼时国内专门从事文化艺术管理的人员尚且不多,她只是模糊地感觉到,“我想要做一些真正推动发展的事情。”

对母语的感情,让她意识到这件事的重量:母语的视角对研究传统文化极有帮助,而且对于外国引进的优秀西方经典艺术,如何让本土观众消化它,分享人类的精神财富,母语必须作为媒介,才能真正地形成对话。

她还察觉到彼时在物质充裕的时代,人们将注意力转向精神的富足。对于更高品质生活的向往,使他们以求知若渴的心态去充实自己、吸收新的文化,而成都过去十余年来艺术空间的“大爆发”,正源于此。

成都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,走出过许多艺术大家,成都人对于外来文化也有着包容和开放的心态。但此前,成都缺少一座大型美术机构,将当代艺术家与大众之间很好地连接。直到2021年11月成都市美术馆开启,弥合了当代艺术与成都市民的缝隙。

在开馆之初,肖飞舸担心地理位置会影响观众的热情。“但事实上,我们每周都是爆满的状态。”她在馆中日复一日看到人们呼朋引伴入馆、沉醉于艺术作品,这是人们对文化、艺术的渴求。

上高中的张博睿带着自己的弟弟一起前来观看双年展,他希望年纪尚小的弟弟能从小受熏陶、形成对艺术的好感,将来会一生受益。今年20岁的马清雨在南充上大学,她来过成都市美术馆许多次,“这是我了解城市的窗口,每次走一走都会有新的认识,和平时生活的感受是不一样的。”

▲方力钧作品《2006》

打造更亲切的观展体验

让博物馆属于每一个人

天府艺术公园内,蓝天湖水交相辉映,在成都市美术馆高大明亮的展厅中,人们邂逅一场场关于艺术的美好体验。

肖飞舸留学期间,见过各种模样的国外博物馆。它可以是充满人性关怀的温情港湾,比如2012年飓风登陆纽约,大都会博物馆虽遭到损害,却坚持打开大门,为市民提供心灵上的抚慰;它可以是集体的社交场所,比如一些社区博物馆展陈着这个地区的劳动工具、生活用品等,人们可以在这里举办文艺沙龙、音乐鉴赏会、甚至朋友间的聚会。

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馆长沈辰曾经对肖飞舸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对我们来说,最大的宝贝,不是文物而是观众。”观众至上的理念一直影响着她。她说自己的理想,就是能够让博物馆成为一个接纳所有人的地方。

▲成都市美术馆副馆长肖飞舸

为了方便上班族,成都市美术馆将每日的闭馆时间延时到晚间9:30。这样一来,有许多家长可以带着放学的孩子看展;有些游客挤在落地窗前拍摄湖边的夕阳;也有人捧着一本书,安安静静地待在里面。

在本次双年展的现场,肖飞舸发现一位老阿姨捡起了一件放在地上的展品,当她上前提醒时,阿姨有些不好意思,连连道歉:“我不懂这个,我只觉得这些东西很漂亮,看得很开心。”这件事让肖飞舸觉得有些触动,因为,即使是没有太多艺术基础的观众们都愿意走进来,也能从展览中感受到美好,她觉得这已经达成了博物馆的意义。

她一直相信,每个人和博物馆的故事都是不同的。专业观众可以看到历史的磅礴浩荡,但非专业的观众走进来,也能从不同程度感受到生活的美丽。“十几年前我刚刚回国时,博物馆在老百姓心中就像是殿堂级的存在,人们的普遍态度是审慎的,情感链接是很弱的。”

她希望,观众来逛博物馆,不仅是学艺术审美的技巧,还是陶冶情操,让大家认为逛博物馆是一种生活方式,艺术和生活是没有边界的,应该是融合在一起的,不需要有压力。

因此在展品的选择上,有了更多贴近日常的元素。比如本次双年展中,有受到三星堆考古启发而创作的作品,有灵感源于曹家巷旧城改造的作品,还有针对老年人和小孩推出的系列展品,让逛博物馆的人,感受到了柔软。

▲陈琦作品《观象》

团队里的年轻人

带来了更有温度的展览

肖飞舸观察到,中国的博物馆在硬件设施等方面进步很快。“我留学的那个年代,国外的博物馆在许多方面都有领先优势。而今,中国博物馆的硬件设施、展陈技术、新媒体传播,许多都已经超越国外,不但不落后,反而很先进。”

此外,博物馆的团队来了很多年轻人,他们对于这份事业充满想法和激情。

“除了他们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,我觉得这代年轻人是有理想的。他们会用自己的创造力,赋予博物馆更多的特性。”肖飞舸提到,策展最早期,人们只是把展品摆在那里。第二个阶段的时候,人们开始讲述展品背后的故事。到了第三个阶段,策展人更想要通过展览去传达理念和思想,与观众共情,同时也启发观众思考,真正为他们的人生带去力量。年轻人努力在展览中传递的人文关怀,也构成了城市的温度。

肖飞舸说,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成都人,学成之后回到成都,为这里的文博事业添砖加瓦,自己觉得很幸福,也很满足。每一位文博人都会在每一场展览中积累知识和经验,其实城市也是如此。

“博物馆不仅关于市民的幸福感,还关乎城市的产业发展。”肖飞舸说,从运输、保险、搭建,到衍生出的艺术品交易,博物馆的产业链比人们想象的更长。每一次承接大规模、高规格的国际化展览,都是对本土产业链的考验,也是提升。经过几届大展的锻炼后,本土产业链将积累向全国甚至全世界输出的能力,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也比较可观。“也让我们整个西南地区的艺术圈,在全国、全世界被看见和重视。”

时间正在证明,街头巷尾如春笋般新生的博物馆不再居于高阁,而成为了人们幸福生活的注脚、成都美誉度的构成、一座城市的底气。

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张芷旖 摄影记者 王勤

编辑 李钰仪

(下载红星新闻,报料有奖!)

标签:

精彩放送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