@南京三十一中1963届毕业生,老同学喊你来聚会
【资料图】
“我是南京三十一中(原教会学校)1963届初三(1)班的学生,手中有一张1963年的初中毕业照,目前已联系上20多人,其中包括我们的班主任。毕业60年了,我们想和当初的同学再聚聚,但还有20多人没联系上,希望扬子晚报记者能够帮帮我们。”近日,南京一位76岁的读者赵子凤女士给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打来求助电话。
赵女士告诉记者,去年6月份,一位同学根据一张1966年在玄武湖拍的照片找到了她,她才找到了当年的同学们,进入班级群。这张老照片是住在南京市工人新村的蒋剑青同学珍藏的。“1966年的冬天,我们一些同学和老师在玄武湖郊游,我当时已经工作,有的同学还在上学,大家玩得都很开心。”
今年,一位在深圳的同学刘思珍提供了一张当年的毕业照,这张黑白毕业照勾起了同学们中学时代的美好回忆。今年5月10日,当时已经联系上的17位同学和班主任黄老师在南京聚会,当年的青春学子如今已是耄耋之年,有4个同学已经去世了,大家都非常感慨。“我们班一共56位同学,还有二十多位同学没联系上。”赵女士告诉记者,她一直是扬子晚报的忠实粉丝,希望通过扬子晚报找到以前的同学,大家聚一聚聊一聊。
“初中那三年(1961年~1963年)是中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三年,也是自己最难忘的青春岁月。当时条件很艰苦,但是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很深。”赵子凤回忆说,“当时我们都要参加劳动。农村没肥料,我们两个人抬着粪桶,把粪运到农村,从中华路一直走到雨花台。到了农村,我们会在那里住一天。遇上下大雨,河里的水都是浑浊的黄色。我们用黄色的水煮稀饭吃,回到家身上都起了疹子。”说起中学时代的故事,赵子凤滔滔不绝:“初中我还在班上担任中队文艺委员,非常活跃,经常组织同学们排练大合唱,后来被学校发展为团员。”
后来赵子凤考上了南京一女中,即现在的中华中学,上高二时顶父亲的职在邮局工作。据赵子凤回忆,当时好多同学都下农村了,分到了陕西、四川、重庆等地,大家都很久不见了,每个人的经历都很丰富。今年刚好是毕业六十周年,就想大家坐下来一起聊一聊。
赵子凤的初中同学,今年77岁的马维焕是这次聚会的组织者。马维焕告诉记者,曾担任三十一中一班的地理课代表,初中那会儿在学校小有名气,书法比赛获过奖,校乒乓球比赛也拿过名次。初中毕业后他考上南京六中读高中,1968年11月初到苏北扬州䢴江县农村插队,1975年病退回宁,分配到工厂,后从事厂工会工作。“三十一中位于秦淮区长乐路,中华中学对面,后来撤销了,改成了南京市营养学校。学校只有初中,没有高中,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室内篮球场。”马维焕说。
记者通过各种渠道尝试联系三十一中的师生,然而很多人都表示从未听说过有这所学校。如果您是三十一中1963届的毕业生,欢迎拨打96096跟我们联系。
实习生 兰丽娇 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
校对 盛媛媛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