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罗斯音乐剧巨作《安娜•卡列尼娜》中文版广州上演
(资料图片)
音乐剧《安娜•卡列尼娜》中文版将于3月31日至4月2日作为本届女性艺术节闭幕演出在广州大剧院持续上演,用安娜不朽的艺术生命力,给观众们带去温暖、鼓舞、感动和掌握命运向前的勇气。作为一部大女主戏,音乐剧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聚焦女性视角,重点刻画女性形象,致敬“她”力量。
如果说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皇冠上的明珠,俄罗斯音乐剧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则是俄罗斯当代艺术的国宝级佳作。该剧由俄罗斯轻歌剧剧院创排,被称为“俄罗斯四大吟游诗人之一”的尤利·金将恢弘原著浓缩为2个小时的体量,负责作曲、编舞、舞美、造型的都是该领域的名家,2016年一经推出,即稳坐俄罗斯音乐剧“票房神话”。
作为首部从俄罗斯原版引进的音乐剧中文版,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获得了原版制作人独家授权,俄罗斯原版主创团队全程参与制作,确保风格的统一和表达的精准。中方团队更是云集了一批活跃在国内市场的音乐剧人,确保该剧中文版重现原版的精致恢弘与史诗气质,其中包括青年戏剧导演雷悦、跨界音乐人赵继昀、资深舞蹈编导俞辰曦、资深声乐指导李偌祎等。为了满足作品高标准的演唱要求,中文版音乐剧特邀洪之光、贾凡这样具有专业歌剧教育背景的演员,具有丰富音乐剧舞台经验的徐丽东、张会芳担纲大女主,来自上海歌剧院、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专业歌剧演员吴轶群、徐晶晶等,以及天津歌舞剧院芭蕾舞者、花样轮滑冠军倾情加盟。
担任该剧文学顾问和中文译配的刘文飞是俄罗斯文学翻译家、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、俄联邦友谊勋章获得者,他表示,在所有的俄国文学作品中,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是被翻译的语种最多的作品,也是被改编其他艺术形式最多的作品,仅影视剧就有七八个版本。而音乐剧版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最大程度保留了原著的诗意,同时很好地发掘和放大了俄罗斯音乐元素。
音乐剧以著名的火车场景启幕,通过朋克风的钢架和火车头贯穿全场,在充盈灯光和音乐中创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“多媒体谜题”。花样“滑冰”、现代舞、芭蕾舞、宫廷舞以及俄罗斯民族舞蹈,更有纵贯古典、流行和摇滚的40余首唱段,这一切都注定会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盛宴,用炙热而充满张力的音乐剧语言探讨着爱情与死亡、自由与命运的哲学命题,引发观众的普遍共情。
据中方执行导演雷悦介绍,该剧剧本的唱词既尊重了名著的文学性,又传递了俄语的音乐性,与此同时,俄罗斯的舞台艺术非常讲究细节和群像,俄方导演在该剧中文版的排演中保留并放大了这一特点,通过抓住群像的细节,带给观众严谨、壮美、庞大、具有俄罗斯特色的舞台。“我们的演员有将近50位,每个人在舞台上都有自己的故事,观众不论看哪个演员,都可以看到一部戏,所有人共同构建了一幅鲜活的画面。”
雷悦表示,因为这部音乐剧遵循了托尔斯泰强大的思想性,因此对演员表演的要求非常高。事实上,早在剧组成立之初招募演员时,“看过原著”就成为对演员的第一重考验。“我们所有的演员能唱、能跳、能演,而且演得非常好,毫不逊色于原版中的俄罗斯演员。”与此同时,该剧精巧的舞美设计、300多套华美的服装,也很好地还原了19世纪俄国的风貌。
音乐剧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中文版以其纯正的俄式经典的魅力,补上了中国戏剧舞台上俄语引进音乐剧和大女主音乐剧的缺口,丰富了百花齐放的国内音乐剧市场,为热爱音乐剧的中国观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,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。“安娜”带来的久违的大剧场、大制作,让人对俄罗斯音乐剧和俄罗斯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。有专家表示,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的成功上演,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成果,也从一个侧面向世界表明中国坚持改革开放、增强文明交流互鉴,以及秉持文化自信、建设文化强国的决心。
南都记者 朱蓉婷 实习生 康紫铃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标签: